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内“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标志花坛。(图片来源:新华社 鞠焕宗摄)
雁栖湖风光。(图片来源:新华社 鞠焕宗摄)
北京市民在为迎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布置的花坛前留影。(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在走近我们。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代表将齐聚一堂,共话未来。
北京准备好了
对北京来说,“办大会”再熟悉不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高峰论坛,中国的首都比过去多了一份从容。
不限单双号、不放假、不扰民,成为北京市政府交给中央和北京市民的第一份答卷。北京将筹备工作与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相结合,在重大活动的牵引之下,推动完善服务保障中央重大活动的长效机制。这是城市的进步。
主会场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早就以其鲜明的中国元素而闻名,这次的会场摆设,传统中国元素依然是主旋律。而在另一个会场,国家会议中心,准备工作也已就绪。门前的“丝路金桥”立体花坛,人们并不陌生,去年国庆期间就曾亮相。本报记者在这里看到,带有“BRF”(即高峰论坛名称的英文简写)的标志遍布会场,蓝黄相间的大小背景板将这里妆点一新,各平行主题会议会场、新闻中心都已装饰完毕。
北京的街道,亦以崭新面貌示人。二环路沿线衰老的树木都已更换为大规格常绿或彩叶树;三环路打造“月季大道”,上三环就像走在月季花海中;四环路将外侧行道树的柳树更换为国槐,并在快慢车行车道旁增加白蜡树;至于长安街全线,则栽植了2700多株油松、银杏、国槐等大规格乔木,增加“桃红映目”等十大景观。
中国准备好了
更重要的准备,是中国为“一带一路”本身积累了足够多的诚意与成绩。
中国对高峰论坛的准备,从今年1月17日就已经开始,那天,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宣布了举办高峰论坛的消息。中国对“一带一路”的准备,则至少要上溯到2013年的秋天,那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分别发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具体到高峰论坛的筹备,则在专门成立的筹备委员会统筹协调之下,进展顺利。“高峰论坛是首次举办,没有先例可循,这既是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创新的空间。”此前,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说,关于会议内容和成果,中国认真梳理了过去3年多来各方参与“一带一路”的意见建议,吸纳各国智库、媒体、社会各界对高峰论坛的期待和诉求,在此基础上,围绕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精心设计。
世界准备好了
中国“一带一路”网的调查发现,在高峰论坛临近之际,世界各国网民对其关注度正不断攀升,其中美国、英国、印度、加拿大和巴基斯坦等国网民的关注度较高。事实上,从今年1月习近平宣布举办高峰论坛消息至今,外国网民关注度在1—4月分别是24.8%、26%、34.1%和38.5%,节节攀高。
更为直接的关注,则体现在前来出席会议的各国嘉宾层级、数量上。应习近平主席的邀请,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论坛,这些国家中既有与中国相隔万里者,也有多达约2/3的中国周边国家;与会代表总人数将达1500多人,其中包括850多位外方嘉宾,涵盖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
(原标题:高峰论坛召开在即 中国进入“一带一路”时间)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5号楼113室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院5号楼113室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2号楼8层8E
山东省济南市